第251章 、(六十三)
關燈
小
中
大
“我曾經到過長公主的府邸,在那裏參與過駙馬召開的集會,會上辯論陛下的功過得失。”席翎躺在監牢的枯草簟上,靜靜的回憶著過去,“其實那時我就知道,陛下並非專橫跋扈之君,否則她也不會容忍我們這群士子指手畫腳。知道麽?我甚至在長公主府的詩會上見過陛下,她那時藏身於士子之中,默默的聽著旁人對她的評論,臉上並沒有多少憤怒之色,只是偶爾若有所思。”
“所以你呀,過去幾次三番的忤逆陛下,其實還不就是仗著陛下對你的縱容。”林毓坐在牢門的另一邊,同席翎感慨道。
“陛下不是什麽十全之主,所以做臣子的,應當需謹記時刻勸諫。我雖不比唐時魏征,卻也記得要做帝王後背的一根刺,在君王放松下來的時候予以警醒。”
林毓沈默的聽著友人在重傷虛弱之際說出的話,聽過之後欷歔,“然而陛下不在了。”
“陛下不在,秦國公不如陛下遠矣。”席翎苦笑,“早知道我寫文章時那些嚴苛的詞句便不該悉數用在陛下身上,秦國公禍國亂政,我席翎就算對陛下有再多不滿,也不至於認一個逆賊為主!周福壽縱然是皇家宗親,理應承襲大位,也該由陛下出面冊其為儲君,而不是淪為豺狼實現野心的傀儡。”
林毓並不意外包括席翎在內大部分士子態度的轉變,他們之前不一定是完完全全的終於嘉禾,但一直以來所學的儒家綱常同樣也不允許他們枉顧君臣大義。他們只想按照他們的想法來治理天下,卻並不在真的想改易主君。
更何況李世安觸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,有不少人家的千金是紫禁城的女官,卻被李世安縱容士卒在宮變那夜玷汙;有不少人的子嗣在皇權的強迫下進入四帷學同洋人學習歷法算術,本以為好歹能以此換取功名,誰知李世安卻將四帷學付之一炬,洋人死了不少,學生中也有大批殞命,至於搶掠富豪,更是被看作賊寇行徑,令士人不齒。
“秀之,你現在的變化也是很大啊。”席翎道。
“過去我比你還要鋒芒畢露。如果不是這段時間在刑部歷練了不少,說不定這一次我會和你一同站出來。可是到了刑部之後,我才知道治國不易。一樁樁的案件尚且難以梳理清除,更何況是治國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
“我信陛下未死,所以我願意留著這條命等陛下回來,再為她所用。”
席翎沈默良久,最終沖著昔日同僚抱拳拱手,“我明白。”
林毓還以一禮。
在沈默中,兩個初長成的少年各自選擇了各自的路。
席翎想要的是以身殉國,用自己的死亡來換取聲名,奈何李世安最終還是沒有殺了他。
昆子熙親自前往親國公府拜會之後,攝政的將軍和文臣的首腦達成了妥協,昆子熙同意以周福壽為皇帝,而李世安要釋放牢獄中所關押的士人。
這一決議使整個京城為之嘩然,在暗處部分人的刻意煽動下,就連市井巷陌中的尋常小民,都會為新任皇帝是個大字不識的“傻子”而長籲短嘆。
而昆子熙緊閉府邸大門,對世人非議一概置之不理。直到某個平平無奇的午後,昆府終於迎來了昆子熙一直在等候的客人。
化妝成普通采買小宦官出了宮的梁覃小心翼翼的叩開了昆家的府邸。昆子熙在見到他之後先是一言不發,待將其領入書房四周無人之時,方一展袍袖,對著梁覃拜了下去,“望太後恕老臣大逆不道之罪!”
梁覃原是按照杜銀釵的吩咐,出宮來找昆子熙問話的。但聽了老人這樣一番誠惶誠恐的話語之後,他反倒不好再責怪什麽,連忙將這個八旬高齡的重臣扶起,說:“太後怎敢怪罪大人。只是太後聽到了朝中的一些風言風語,心中不安,故人命老奴來找大人探聽探聽風聲。”
“周氏乃天下民心所向,亦是老臣心中所向。”
“那麽敢問在大人心中,那徽州鄉下的野小子,是否當得起‘周氏’?”
“天下周姓千千萬萬,誰的姓氏都是從祖輩手中傳承,沒有什麽當得起、當不起之說。”昆子熙答道:“只不過那周福壽雖姓周,卻未必與太.祖皇帝真有什麽血緣親,江山社稷,論理來說是不該交到他的手中的。”
梁覃聽到後半句話才面色稍霽,對昆子熙道:“大人說的有理。那周福壽雖有幸與陛下同姓,但誰人能知他究竟是不是太.祖爺的本家呢?反正太後是先帝少年時便相識的結發夫妻,她說了,她可從未見太.祖提起過什麽失散的兄弟。李世安篡奪大人您擁立周福壽,是存心想拉您下水。您德高望重,一生為江山社稷出力良多,可萬萬不能因此人而晚節不保哪。”
昆子熙搖了搖頭。
梁覃疑惑的看著他。
昆子熙對梁覃做了個噤聲的手勢,在書齋逡巡一周之後,打開了四面的窗子。冬日的寒風霎時湧入,梁覃這樣身體康健的中年男人都禁不住打了個哆嗦。不過他也很快明白了過來,昆子熙此舉是為了防止隔墻有耳。這昆家府中……昆山玉可還活著呢。
昆山玉是背叛了嘉禾的臣子,想到此人梁覃不由露出了微妙的憎惡。昆子熙看到了之後也只是笑著嘆息,“我那重孫兒自小聰明,可惜走得路太過順暢,人也就漸漸的瘋魔了。罷了,繼續說吧。”他漸漸沒了慈愛寧和的笑顏,“氣勢今日梁公公就算不來找我,老朽也要設法進宮面見太後的。一來是為了請罪——老朽親筆寫下了請立新帝的表文,不管老朽心裏想的是什麽,終究是犯下了謀逆大罪。”
“昆大人可不能這麽說。”梁覃連忙擺出客氣的神態。
“其次便是想要與太後商議除奸大計。”昆子熙繼續說道,臨窗負手而立的老人,霎時間便又有了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的氣勢。
李世安答應了昆子熙釋放士子,卻在談條件時耍了個小心眼。他沒有放走杜榛。杜榛雖也是文人,卻同樣還是皇親。將此人扣在手中,迎戰榮靖的時候終歸是要便利許多。
有傳言說杜榛在李世安手中受盡了折磨,也有人說杜榛正絕食明志。
出獄之後的席翎組織起了一批文人繼續為營救杜榛而四處奔走。一個從不出仕的駙馬,在眼下的時段忽然變得意義非凡。席翎等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杜榛,杜榛救回來後對扳倒李世安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。只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,能做的只有這些了。
而就在這時,卻忽然又有一條驚天消息傳出——李世安傳召杜榛,命其為新帝登基寫祭天文稿。
這是忍無可忍的李世安在最後逼迫杜榛,逼他倒戈,或者死。
杜榛沒有聽從李世安,而是選擇了從高臺一躍而下,生死未知。
席翎在得到消息的時候,太醫院還在緊急救治杜榛。他聽後良久無言,身旁被他聚集在一塊的士人們面面相覷,一個個的都說不出什麽話來。
“李賊是拿定了主意要扶持傀儡了。”有人幽幽說道。
“這難道不是你我早就預料到的事情了麽?皇帝下落不明,長公主於天津起兵,他當然會想要立一個傀儡來占據名分大義。”又有人禁不住譏諷。
“可他手中有兵,如今北京城中,有誰能反抗他?”
“我。”席翎忽然開口說道。他的斷腿還未覆原,此時只能坐在椅子上說話,在眾人驚詫的目光投向他之時,他又從容的指向在場其餘人,“你、你、還有你,諸君皆可反抗逆賊,這天底下任何一個有志之士凝聚在一起,滔天巨浪何愁不能拍碎礁石。”
“可要凝聚人心,談何容易?”有人無奈的問道:“李賊在京城胡作為非,百姓怨恨其殘暴,卻也無人敢反抗。”
“那就用我的血,和這條命來教會他們如何反抗。”席翎說出了他在刑部大牢時就想好了的決定,“我將在秦國公門前為天下討一個公理正義,血濺三尺無妨,惟願喚起民心。”
在他說完這番話之後,眾人皆緘默不言,許久之後有一人走到了他的身後站好,接著又一人站到了他的身後,之後又是一人……
這些士人大多年輕,還相信正義。他們過去並不一定擁護女皇,可是當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之後,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他們信仰的正義。
十幾個人去闖親國公府,毫無疑問都會被殺死在國公府門前。可是死人的鮮血需要用很久才能洗清,也許圍觀他們死去的路人之中,終會有人繼承他們的意志,再一次沖向李世安的府邸,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,若是北京城中千千萬萬的士農工商都湧向秦國公府,李世安必然會被撕成碎片。
所以,他們的犧牲是有意義的。士子們堅信著這點,在次日紛紛換上了一身白衣,昂首大步的踏上了赴死的道路。
然而他們並沒有死去,有人攔住他們。
在見到那人之時,有士子茫然無措,有人痛哭流涕,有人跪了下來,高呼,“陛下!”
作者有話要說:正義與否先不討論
其實這些人主要是被損害到利益了
外加年紀輕,頭腦熱(重點是這個)
但,這世界上肯定也還是有真正的義士的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所以你呀,過去幾次三番的忤逆陛下,其實還不就是仗著陛下對你的縱容。”林毓坐在牢門的另一邊,同席翎感慨道。
“陛下不是什麽十全之主,所以做臣子的,應當需謹記時刻勸諫。我雖不比唐時魏征,卻也記得要做帝王後背的一根刺,在君王放松下來的時候予以警醒。”
林毓沈默的聽著友人在重傷虛弱之際說出的話,聽過之後欷歔,“然而陛下不在了。”
“陛下不在,秦國公不如陛下遠矣。”席翎苦笑,“早知道我寫文章時那些嚴苛的詞句便不該悉數用在陛下身上,秦國公禍國亂政,我席翎就算對陛下有再多不滿,也不至於認一個逆賊為主!周福壽縱然是皇家宗親,理應承襲大位,也該由陛下出面冊其為儲君,而不是淪為豺狼實現野心的傀儡。”
林毓並不意外包括席翎在內大部分士子態度的轉變,他們之前不一定是完完全全的終於嘉禾,但一直以來所學的儒家綱常同樣也不允許他們枉顧君臣大義。他們只想按照他們的想法來治理天下,卻並不在真的想改易主君。
更何況李世安觸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,有不少人家的千金是紫禁城的女官,卻被李世安縱容士卒在宮變那夜玷汙;有不少人的子嗣在皇權的強迫下進入四帷學同洋人學習歷法算術,本以為好歹能以此換取功名,誰知李世安卻將四帷學付之一炬,洋人死了不少,學生中也有大批殞命,至於搶掠富豪,更是被看作賊寇行徑,令士人不齒。
“秀之,你現在的變化也是很大啊。”席翎道。
“過去我比你還要鋒芒畢露。如果不是這段時間在刑部歷練了不少,說不定這一次我會和你一同站出來。可是到了刑部之後,我才知道治國不易。一樁樁的案件尚且難以梳理清除,更何況是治國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
“我信陛下未死,所以我願意留著這條命等陛下回來,再為她所用。”
席翎沈默良久,最終沖著昔日同僚抱拳拱手,“我明白。”
林毓還以一禮。
在沈默中,兩個初長成的少年各自選擇了各自的路。
席翎想要的是以身殉國,用自己的死亡來換取聲名,奈何李世安最終還是沒有殺了他。
昆子熙親自前往親國公府拜會之後,攝政的將軍和文臣的首腦達成了妥協,昆子熙同意以周福壽為皇帝,而李世安要釋放牢獄中所關押的士人。
這一決議使整個京城為之嘩然,在暗處部分人的刻意煽動下,就連市井巷陌中的尋常小民,都會為新任皇帝是個大字不識的“傻子”而長籲短嘆。
而昆子熙緊閉府邸大門,對世人非議一概置之不理。直到某個平平無奇的午後,昆府終於迎來了昆子熙一直在等候的客人。
化妝成普通采買小宦官出了宮的梁覃小心翼翼的叩開了昆家的府邸。昆子熙在見到他之後先是一言不發,待將其領入書房四周無人之時,方一展袍袖,對著梁覃拜了下去,“望太後恕老臣大逆不道之罪!”
梁覃原是按照杜銀釵的吩咐,出宮來找昆子熙問話的。但聽了老人這樣一番誠惶誠恐的話語之後,他反倒不好再責怪什麽,連忙將這個八旬高齡的重臣扶起,說:“太後怎敢怪罪大人。只是太後聽到了朝中的一些風言風語,心中不安,故人命老奴來找大人探聽探聽風聲。”
“周氏乃天下民心所向,亦是老臣心中所向。”
“那麽敢問在大人心中,那徽州鄉下的野小子,是否當得起‘周氏’?”
“天下周姓千千萬萬,誰的姓氏都是從祖輩手中傳承,沒有什麽當得起、當不起之說。”昆子熙答道:“只不過那周福壽雖姓周,卻未必與太.祖皇帝真有什麽血緣親,江山社稷,論理來說是不該交到他的手中的。”
梁覃聽到後半句話才面色稍霽,對昆子熙道:“大人說的有理。那周福壽雖有幸與陛下同姓,但誰人能知他究竟是不是太.祖爺的本家呢?反正太後是先帝少年時便相識的結發夫妻,她說了,她可從未見太.祖提起過什麽失散的兄弟。李世安篡奪大人您擁立周福壽,是存心想拉您下水。您德高望重,一生為江山社稷出力良多,可萬萬不能因此人而晚節不保哪。”
昆子熙搖了搖頭。
梁覃疑惑的看著他。
昆子熙對梁覃做了個噤聲的手勢,在書齋逡巡一周之後,打開了四面的窗子。冬日的寒風霎時湧入,梁覃這樣身體康健的中年男人都禁不住打了個哆嗦。不過他也很快明白了過來,昆子熙此舉是為了防止隔墻有耳。這昆家府中……昆山玉可還活著呢。
昆山玉是背叛了嘉禾的臣子,想到此人梁覃不由露出了微妙的憎惡。昆子熙看到了之後也只是笑著嘆息,“我那重孫兒自小聰明,可惜走得路太過順暢,人也就漸漸的瘋魔了。罷了,繼續說吧。”他漸漸沒了慈愛寧和的笑顏,“氣勢今日梁公公就算不來找我,老朽也要設法進宮面見太後的。一來是為了請罪——老朽親筆寫下了請立新帝的表文,不管老朽心裏想的是什麽,終究是犯下了謀逆大罪。”
“昆大人可不能這麽說。”梁覃連忙擺出客氣的神態。
“其次便是想要與太後商議除奸大計。”昆子熙繼續說道,臨窗負手而立的老人,霎時間便又有了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的氣勢。
李世安答應了昆子熙釋放士子,卻在談條件時耍了個小心眼。他沒有放走杜榛。杜榛雖也是文人,卻同樣還是皇親。將此人扣在手中,迎戰榮靖的時候終歸是要便利許多。
有傳言說杜榛在李世安手中受盡了折磨,也有人說杜榛正絕食明志。
出獄之後的席翎組織起了一批文人繼續為營救杜榛而四處奔走。一個從不出仕的駙馬,在眼下的時段忽然變得意義非凡。席翎等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杜榛,杜榛救回來後對扳倒李世安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。只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,能做的只有這些了。
而就在這時,卻忽然又有一條驚天消息傳出——李世安傳召杜榛,命其為新帝登基寫祭天文稿。
這是忍無可忍的李世安在最後逼迫杜榛,逼他倒戈,或者死。
杜榛沒有聽從李世安,而是選擇了從高臺一躍而下,生死未知。
席翎在得到消息的時候,太醫院還在緊急救治杜榛。他聽後良久無言,身旁被他聚集在一塊的士人們面面相覷,一個個的都說不出什麽話來。
“李賊是拿定了主意要扶持傀儡了。”有人幽幽說道。
“這難道不是你我早就預料到的事情了麽?皇帝下落不明,長公主於天津起兵,他當然會想要立一個傀儡來占據名分大義。”又有人禁不住譏諷。
“可他手中有兵,如今北京城中,有誰能反抗他?”
“我。”席翎忽然開口說道。他的斷腿還未覆原,此時只能坐在椅子上說話,在眾人驚詫的目光投向他之時,他又從容的指向在場其餘人,“你、你、還有你,諸君皆可反抗逆賊,這天底下任何一個有志之士凝聚在一起,滔天巨浪何愁不能拍碎礁石。”
“可要凝聚人心,談何容易?”有人無奈的問道:“李賊在京城胡作為非,百姓怨恨其殘暴,卻也無人敢反抗。”
“那就用我的血,和這條命來教會他們如何反抗。”席翎說出了他在刑部大牢時就想好了的決定,“我將在秦國公門前為天下討一個公理正義,血濺三尺無妨,惟願喚起民心。”
在他說完這番話之後,眾人皆緘默不言,許久之後有一人走到了他的身後站好,接著又一人站到了他的身後,之後又是一人……
這些士人大多年輕,還相信正義。他們過去並不一定擁護女皇,可是當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之後,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成全他們信仰的正義。
十幾個人去闖親國公府,毫無疑問都會被殺死在國公府門前。可是死人的鮮血需要用很久才能洗清,也許圍觀他們死去的路人之中,終會有人繼承他們的意志,再一次沖向李世安的府邸,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,若是北京城中千千萬萬的士農工商都湧向秦國公府,李世安必然會被撕成碎片。
所以,他們的犧牲是有意義的。士子們堅信著這點,在次日紛紛換上了一身白衣,昂首大步的踏上了赴死的道路。
然而他們並沒有死去,有人攔住他們。
在見到那人之時,有士子茫然無措,有人痛哭流涕,有人跪了下來,高呼,“陛下!”
作者有話要說:正義與否先不討論
其實這些人主要是被損害到利益了
外加年紀輕,頭腦熱(重點是這個)
但,這世界上肯定也還是有真正的義士的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